大连资讯 社保 办事指南 车主关注 旅游 交通 教育 专业 办理指南

大连大学

[切换城市]
大连站> 大连教育> 大连大学> 大连工业大学信息

大连工业大学

英文名:Dalian Polytechnic University 简称:“大连工大”,“dlpu” 所在地:大连 院校代码:10152 类型:工科类/理科类/理工类/考研院校

卓越计划2011计划
  • 大连工业大学师资怎么样, 大连工业大学师资好不好

据学校2014年7月官网显示,学校有专任教师近900人,其中中国大连工业大学工程院院士1人,教授、副教授近400人,博士生、硕士生导师300余人(含外聘)。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8人,辽宁省高校“攀登学者”2人,辽宁省领军人才1人,辽宁省优秀专家2人,辽宁省特聘教授4人,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专业带头人8人,辽宁省教学名师9人,入选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百人层次17人,入选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千人层次人选20人,辽宁省普通高校优秀青年骨干教师20人,享受大连市政府特殊津贴人员9人,大连市有突出贡献专家2人,大连市优秀专家19人,大连市领军后备人才5人。 中国工程院院士:朱蓓薇(大连工业大学食品学院院长) 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服装设计与工程教学团队 省级教学团队(5个):艺术设计生态教学团队(2007)、服装设计与工程教学团队、无机材料教学团队(2008)、工程图学教学团队、轻化工程工艺教学团队(2009)

  • 胡志强
  • 胡志强,男,教授,在职博士,辽宁省名师,中共党员,硕士生导师,学校学术带头人。现为新能源材料研究所所长,大连市太阳能光伏技术创新开发及公共测试平台建设负责人。日本静冈大学访问学者。大连交通大学材料加工在职博士。系863计划专家库专家,中国仪表功能材料学会理事,中国能源学会理事,辽宁省硅酸盐学会陶瓷分会副主任委员,《电子元件与材料》杂志编委,辽宁省自然基金项目评审专家,大连市科技项目评审专家。“无机材料”辽宁省教学团队负责人,“材料科学与工程”辽宁省示范专业负责人,2007年度大连市优秀教师,2006-2008年度大连市优秀共产党员,2007-2008年度校“三育人”标兵。  主要研究方向:新能源材料、功能材料、新型建材。  科研方面,先后主持863专题项目1项,主持国家自然基金项目1项、省市科研项目9项,独立支配科研经费283万元。获省市科技成果奖2项、先后公开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SCI、EI、ISTP收录10 篇。申请国家专利3项。  近五年主持的科研项目:  1、新型柔性色素增感太阳能电池研究,国家863课题(2006AA05Z417),100万,主持人;  2、稳定化的色素增感太阳能电池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0650376007),40万(含匹配20万),主持人;  3、高效低成本叠层柔性薄膜太阳能电池关键材料及制备技术 (2008S017),辽宁省重点实验室科技项目,2008.9-2011.9,6万,主持人;  4、高效色素增感薄膜太阳能电池稳定化研究(202073422),省教育厅A类 2002.8~2005.12,4万,主持人;  5、太阳能光伏技术创新开发及公共测试平台建设项目,大连市经信委,80万,主持人;  6、环丁砜在染料敏化太阳电池电解质中的应用,辽阳光华化工有限公司委托,10万,2010.10-2011.12,主持人;  7、锂离子动力电池关键材料研究开发,安徽芜湖恒耀(奇瑞)汽车配件有限公司委托,35万(10万到位现金,价值25万开发设备),2011.3-2016.3,主持人;  8、大掺量粉煤灰免烧轻集料胶凝机理研究SYSJJ2003-02,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2005.1-2007.7,1万,主持人;  9、大掺量粉煤灰免烧轻集料与墙体砌块,企业委托,2006.1-2008.7,7万 主持人。  主要的研究成果:  1、稳定化的色素增感薄膜太阳能电池专利技术;  2、新型柔性色素增感太阳能电池制备与工艺技术;  3、高Q低耗偏钛酸镁粉体的合成以及低温烧结技术;  4、化学共沉淀法、水热合成法合成了PZT粉体技术;  5、系列钙钛矿型压电陶瓷低温烧结助剂;  6、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磷酸铁锂材料制备技术;  7、红外线灯泡玻壳彩色涂层制备专利技术;  8、陶瓷装饰釉制备技术;  主要研究论文(仅列15篇)  1、FTO/ITO复合导电薄膜的研究,功能材料,EI收录,2005(10):1886-1888,1作者;  2、添加离子液体对色素增感太阳能电池CuI固体电解质性能的影响,功能材料与器件,EI收录,2006(6):517-523,1作者;  3、FeS2/TiO2复合薄膜光电性能,功能材料与器件,EI收录,2007(2):139-144,1作者;  4、Preparation and photoelectric properties of CuAl2O4/TiO2 composite photoelectrodes. Integrated Ferroelectrics 2011.4,SCI收录,1作者;  5、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改性PEDOT:PSS对电极的制备,微细加工技术,2008.6,EI收录,1作者;  6、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中凝胶电解质的研究进展,现代化工,2008.1,EI收录,通讯作者;  7、尖晶石型CuCr2O4纳米粉体的制备及应用,陶瓷学报,2011.11作者;  8、基于MATLAB/Simulink的DSSC模拟仿真,功能材料增刊(会议),2010.10,ISTP收录,通讯作者;  9、MgO/TiO2 复合薄膜太阳能电池的性能,电子元件与材料,2007(4):5-7,1作者;  10、低温制备柔性染料敏化太阳电池TiO2 薄膜电极,电子元件与材料,2007(7):4-6,1作者;  11、浸渍法制备色素增感太阳电池FeS2/TiO2复合薄膜,电源技术,2008(8):532-535,1作者;  12、Synthesis of PZT-BF powders low-temperature sintering by hydrothemal method,WORLD SCIENTIFIC Publishing,ISBN 981-238-675-0,2004,12,1作者;  13、Wet-process Synthesis of Pb(ZrTi)O3Powders for Low-Temperature Sintering PacRim5,Nagoya Japan Oct 2,2003,1作者;  14、Prepar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Cathode Materials La0.7Sr0.3-xCaxCo0.9Fe0.1O3-5 by Reverse Titrtion Co-Precipitation Method for ITSOFC JOURNAL OF RARE EARTHS SCI收录2007(25):358-363,2作者;  15、Ca2+和Sr2+共掺杂钴铁酸镧的合成及电性能,功能材料,2005.4,EI收录,2作者;  教学方面:  获省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教学名师奖1项、其他省部级优秀教学成果单项奖10项、主持辽宁省精品课程一门。获评辽宁省精品教材1项,主编国家教育部“十一五”规划教材1部,参编1部,出版其他教材5部,出版媒体课件1部。承担5门课程的讲授任务,其中研究生2门,本科3门。指导硕士研究生21名,毕业15名。指导辽宁省大学生挑战杯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优秀奖1项、大连市第五届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铜奖1项,辽宁省“印信通”杯低碳环保创意大赛二等奖。  联系方式:  E-mail: hzq@dlpu.edu.cn ;huzhiqiang3100@163.com;hzq139yd@139.com  huzhiqiang310@sohu.com  Tel:0411-86323708 13644111585  地址:大连市甘井子区轻工苑1号材料系,邮编:116034
  • 姜妍彦
  • 姜妍彦,女,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材料科学与工程)。1983年7 月毕业于大连工业大学(原大连轻工业学院)化工系硅酸盐工程专业。现任无机非金属材料专业教研室主任,中国硅酸盐学会特种玻璃分会理事、玻璃分会理事,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项目评审专家,辽宁省科技厅科技项目评审专家、大连市科技项目评审专家;曾获大连市女性成才奖等荣誉。  参加完成的科研项目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公关项目、“863”项目、轻工部基金委项目、大连市科技计划项目等7项,其中国家公关“中小型应用磷酸盐激光玻璃”项目获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二等奖(主要完成人),轻工部基金委“稀土永久发光玻璃色釉”项目获大连市科技进步三等奖(主要完成人),轻工部基金委“防海洋生物附着玻璃涂层研究”项目获辽宁省发明创造二等奖。  负责完成和在研的项目有:国家重点实验室资助项目、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辽宁省教育厅资助项目等6项,企业委托和合作开发项目2项。  在国内外有影响的科技期刊和学术交流会上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其中10余篇被SCI、IE收录,获得专利2项。副主编和参编教材二部,参编专著1部。  主要学历  1979.09 — 1983.07 大连工业大学(原大连轻工业学院)化工系硅酸盐工程专业本科  获工学学士学位  1988.09 — 1992.03 大连工业大学(原大连轻工业学院)化工系硅酸盐工程专业硕士生,获工学硕士学位  2003.09 — 2008.12 大连理工大学化工学院在职博士生,获工学博士学位  工作经历  1983.08 — 1988.08 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工程师  1992.04 — 1994.08 大连工业大学化工系 讲师  1994.09 — 2000.08 大连工业大学化工系 副教授  2000.09 — 目前 大连工业大学化工与材料学院 教授  研究方向  1. 新型玻璃及其表面改性  2. 陶瓷材料  3. 功能薄膜  4. 光转化功能材料  负责和参与完成的项目主要包括  (1). 非化学计量尖晶石化合物的结构与光诱导功能特性研究 辽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项目号 9910300202 )  负责人,完成,2009.01-2011.12  (2) 窄带隙纳米CuAl2O4光催化剂的聚合物配位法制备及性能表征 辽宁省教育厅A类项目(项目号20060176)  负责人,2007.01~2009.12,完成  (3) 纳米RAl2O4系尖晶石可见光催化剂的制备与结构性能的研究 辽宁省教育厅基金项目(项目号2005102),  负责人,完成  (4) 玻璃担载的钒或钒稀土掺杂TiO2薄膜的研究 辽宁省教育厅基金项目(项目号 2020701269),  负责人,完成  (5) 掺杂新型光催化剂的环保玻璃自洁材料的机理及应用 辽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项目号 9910300202 )  负责人,完成,1999-2001  (6) 利用硼泥制备无土栽培无机基质材料技术的开发 合作开发  负责人,完成 2007.11-2009.11  (7) 化学强化玻璃的后处理研究 企业委托,  负责人,完成 2010.01-2010.12  (8) 离子注入对ITO薄膜玻璃性能的影响 国家重点三束材料改性实验室资助项目 9701  负责人,完成1998.1-2000.1  (9) 中小应用磷酸盐激光玻璃 国家科委“六五”科技攻关项目(项目号26-3-15-3)  主要完成人,1983.11-1986.10 获中科院科技进步二等奖  (10) 激光发射望远镜材料 “863”攻关项目(项目号863-715-09-04),  完成人 1989-1990  (11) 稀土永久发光玻璃色釉 轻工业科技发展基金项目(项目号 轻新90037号)  主要完成人 1990.9-1992.12 获大连市科技进步三等奖  (12) 新型可见和红外激光玻璃探索 国家基金委支持项目  完成人,1987-1989  (13) 新型柔性色素增感太阳能电池研究 国家“863”课题(项目号2006AA05Z417)  主要参加人,2006.12~2009.12,完成  (14) 介孔TiO2/SiO2气凝胶的常压干燥制备及应用研究 大连市科技计划项目(项目号:2007J23JH014)  主要参加人 在研 2010.01-2012.12  发表的科研论文包括(仅列15篇)  1. 姜妍彦, 李振全, 王世凯, 刁云超. 基础成分对绿色微晶玻璃色度及性能的影响[J]. 硅酸盐学报,2011,39(1):99-103. (EI收录)  2. 姜妍彦,隋小涛,宁桂玲等. 螯合物对CuAl2O4粉体形貌及可见光催化性能的影响[J].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10, 39:438-441. (SCI收录)  3. 刘楠,姜妍彦*,唐乃岭. AB2O4型尖晶石材料的制备及其在可见光下的催化氧化特性[J]. 硅酸盐学报, 2011, 39(2):29-295. 通讯作者,(EI收录)  4. 刁云超,王世凯,姜妍彦*等。超声酸处理对薄玻璃表面状态及强度的影响[J]. 武汉工业大学学报,2010,32(22):163-167. 通讯作者,(EI收录)  5. 姜妍彦,王承遇,王璐,唐华娟. 金红玻璃显色条件及其溶解度研究[J].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 2009, 31(22):113-116. 中文核心  6. 姜妍彦,于乔,宁桂玲,谷秀梅. 纳米铝酸铜的溶胶凝胶制备及其光诱导下的催化氧化特性[J]. 光子学报, 2008, 37(增刊):135-138.(EI收录)  7. Jiang Yanyan, Li Jinggang, Sui Xiaotao, et al. Synthesis of Nanocrystalline CuAl2O4Powders with Visible Photocatalytic Property by Sol-Gel Method, J.Sol-Ge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07,42:41-45(SCI、EI收录)  8. 姜妍彦,李景刚,宁桂玲,王承遇. PREPARATION AND PHOTOCATALYTIC Behaviors OF ZINC SPINEL ZnM2O4(M=Cr,Mn,Fe) NANOCRYSTALS UNDER VISIBLE LIGHT IRRADIATION [J]. 硅酸盐学报(英文), 2007, 35(07):1439-1443. (EI收录)  9. 姜妍彦, 徐笑天, 宁桂玲, 唐乃岭. SrAl2O4:Eu,Dy掺杂铝锶硼硅玻璃涂层的制备与发光性能[J].功能材料, 2006, 37增刊:46-48. (EI收录)  10.姜妍彦, 李景刚,宁桂玲,王承遇. 尖晶石型CuAl2O4 纳米粉体的制备及其可见光催化性能[J].硅酸盐学报, 2006, 34(9):1084-1087. (EI收录)  11.隋小涛,于乔,姜妍彦*, 唐乃岭,谷秀梅,宁桂玲. CuAl2O4纳米粉体的共沉淀合成、表征与可见光催化性能[J]. 功能材料, 2006,37增刊:532-535. 通讯作者 (EI收录)  12.JIANG Yanyan(2). A Study on ZnS Long Afterglow fluorescent Glass Coating[J]. Proceedings of XVⅡ International Congress on Glass, Chinese Ceramic Society, Beijing 1995, 3:687-692.  13.Yanyan Jiang, Chenyu Wang. Calculation of the Referent Value of Glass of Softening Temperature[J]. Proceedings of Ⅷ International Congress on Glass, American Ceramic Society, San Francisco, California, USA. 1998.5 (D5, PD5)  14.于 乔,姜妍彦*,王承遇.泡沫玻璃与固体废弃物的循环利用[J].材料导报,2009, 23(1): 93-96. 通讯作者 中文科技核心  15.于 乔,吉延江,姜妍彦*.玻璃基TiO2 /( Cu ,Al) 复合薄膜可见光活性影响因素研究[J]. 大连工业大学学报, 2008, 28(5):357-361. 通讯作者 科技核心  教学工作  主讲的课程包括  陶瓷工艺学 32学时;陶瓷工艺学实验 36学时;磁性材料与应用 32学时;溶胶-凝胶技术 24学时;材料表面科学与技术 48学时;环境材料学 32学时。特种玻璃 24学时  教改项目包括  1. 电子信息材料专业方向课程教学、实验与教材一体化建设的研究,校级教改立项,负责人,2007-2009,完成。  2. 无机材料专业实验,校级教改立项,主要参加人,2008-2010,完成。  3. 磁性材料与应用,网络课程,课建负责人,2007-2008,完成。  4. 陶瓷工艺学,校级优秀课程,网络课程,课建负责人,2009-2010,完成。  联系方式:E-mail: jiangyy@dlpu.edu.cn  Tel.: 0411-86323708(O)
  • 王志强
  • 王志强,教授,硕士生导师。1964年10月出生,1986年7月毕业于华东化工学院(现华东理工大学)无机材料系,获工学学士学位。1991年3月毕业于大连工业大学,获工学硕士学位。2008年7月毕业于大连理工大学,获工学博士学位。  所从事专业为无机非金属材料。  研究方向:无机超细粉体制备、生物材料及玻璃物理化学。  主持完成大连市科技基金资助项目一项,辽宁省教育厅高校科研发展基金B类项目一项(20061193), A类项目一项(202073416)。主持完成辽宁省科技厅自然科学项目一项(20032107),辽宁省教育厅高校科研发展基金攻关项目一项(05L067)。曾参加完成各类科研项目多项。具有扎实的玻璃物理化学理论基础和丰富的玻璃及其它无机材料的生产实践经验,主持完成横向科技开发项目多项,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国内外刊物上已经发表学术论文四十余篇,其中SCI收录5篇,EI收录6篇。  办公电话:0411-86323708 手 机:  电子邮箱地址:dlwzq_169@126.com 邮 编:116034  通信地址:大连市甘井子区轻工苑1号大连工业大学化工与材料学院材料系
  • 刘贵山
  • 刘贵山(1970.01出生):大连工业大学纺织与材料工程学院材料系无机非金属材料专业副教授,硕士生导师。辽宁省示范专业、省级教学团队成员。1993年毕业于大连工业大学化工系硅酸盐工程专业,获工学学士学位;1998年毕业于景德镇陶瓷学院硅酸盐材料专业,获工学硕士学位。现为“辽宁省新材料与材料改性重点试验室”、“大连太阳能技术创新与公共测试平台”骨干成员和校优秀青年学术骨干。  科研方面:  多年来,主要从事高性能陶瓷材料结构与性能研究。目前研究方向重点集中在三个方面:(1)薄膜太阳能电池的研究和开发——重点研究CIGS薄膜光伏电池的中试(生产)线的开发;(2)陶瓷表面金属化研究;(3)钛酸锶钡(BST)系列介质陶瓷及电容器的研究与开发。主持省教育厅A类项目一项;作为主要参加者参与了关于“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方面的“国家863项目”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各一项,主要负责“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炭对电极”的研究。先后在《Advanced materials research》、《太阳能学报》、《材料工程》、《功能材料》、《材料导报》、《硅酸盐通报》、《中国陶瓷》等期刊发表文章三十余篇,SCI、EI收录7篇,此外还参与省基金项目2项。横向项目方面,2007年主持完成了大连赛科特有限公司电厂阴极保护工程中“钛基氧化钌涂层复合电极”的开发及应用项目;2010年开始与南京朝和光伏科技有限公司合作进行了“CIGS薄膜太阳能电池”的开发应用研究;2011年大连达利凯有限公司“积层电容器磁控溅射Ti-W和Ni-V金属电极”的研究和“BST电解质陶瓷”的研究与应用等。2012年与南京朝和光伏科技有限公司签署了CIGS薄膜光伏电池组件中试及产业化项目。  教学方面:  主要承担研究生和本科的教学工作,主讲课程包括《无机材料热工过程与设备》、《电介质材料与应用》、《新能源材料与应用》(省级视频课立项项目)。2005年参与的教改项目“无机材料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获省级二等奖。参与编写了“十一五“规划教材《陶瓷工艺学》。  联系方式:  地址:大连工业大学无机非金属材料教研室 邮编:116034  电话: 0411-86323708 邮箱: gshanliu@dlpu.edu.cn
  • 史 非
  • 史 非:男,1971年出生,工学博士,副教授,材料学方向硕士研究生导师。  主要研究方向:复合功能材料,环境材料,新型建筑材料,材料微结构分析。  主要学习经历:  2009.7-2009.10 日本东北大学 访问学者  2007.4 于大连理工大学材料学专业 获工学博士学位  2000.4 于大连理工大学材料学专业 获工学硕士学位  1993.7 于大连轻工业学院硅酸盐工程专业 获工学学士学位  科学研究工作:  从事科研工作以来,曾先后主持并参与完成国家外国专家局、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辽宁省教育厅、辽宁省科技基金、国家“863”项目、大连市青年科技基金等国家、省、市级科研项目,就热敏变色玻璃、微型玻璃电极、晶质玻璃、介质陶瓷、粉煤灰与矿渣综合利用、新型建筑材料及胶凝材料、金属材料表面改性、绝热材料、介孔气凝胶基复合材料、材料微结构分析等相关课题方向进行了科学研究,并与企业开展横向课题的研究,申报专利5项。  近年来,在《Journal of Non-Crystalline Solids》、《Materials Letters》、《JMST》、《硅酸盐学报》、《大连理工大学学报》、《无机化学学报》等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论文近30篇,参与科研项目荣获辽宁省科学技术二等奖、大连市科学技术二等奖及中国轻工业联合会科技进步二等奖各一项,并荣获辽宁省自然科学学术成果二等奖、大连市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二等奖各一项。参加《玻璃材料手册》、《玻璃制造工艺》、《新编玻璃工艺学》、《玻璃表面处理技术》、《材料近代研究方法》等多部著作和教材的编写工作,其中参编的《玻璃表面处理技术》获2007年第九届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优秀科技图书奖一等奖。  主持与参加的主要科研项目:序号
  • 郝洪顺
  • :郝洪顺,男,汉族,1979年生于山东聊城,中共党员,硕士生导师(材料科学与工程),北京科技大学材料学专业工学博士,清华大学新型陶瓷与精细工艺国家重点实验室材料学专业访学(教育部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清华大学国内访学项目资助),现任大连工业大学纺织与材料工程学院教师,辽宁省新材料与材料改性重点实验室、辽宁省新能源材料与太阳能电池光伏工程关键技术研究中心和大连市太阳能光伏技术创新与公共测试中心成员。  研究方向:1.新能源材料(太阳能电池、锂离子电池等);2.固体废弃物资源化高效利用与生态环境材料;3.陶瓷耐火材料。  科研成果:目前已在《Science in China Series E-Technological Sciences》、《Materials Science Forum》、《Advanced Materials Research》《Jouranl of the Chinese Ceramic Society》、《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无机材料学报》、《人工晶体学报》等国内外期刊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10余篇被SCI、EI、ISTP收录;申请国家发明专利7项(授权专利2项);获奖2次(2010年度中国材料研究学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排名第3;2011年度北京市科学技术奖三等奖,排名第3)。  主持项目4项,分别是“尾矿转型新材料的性能检测与评价”(来自于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大型铁矿山固体废弃物减排和综合利用关键技术研究”,2008BAB32B14,2008.01-2011.12)、“正极材料的相分析与结构评价”(来自于国家863计划“锂离子储能电池富锂锰基层状正极材料的设计与制备技术”,2009AA03Z226,2009.01-2011.12)、“钼尾矿湿法提纯及转型利用评测”(来自于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共伴生难选钼尾矿的高效利用研究”,2008BAB32B11,2008.01-2011.12)及辽宁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鞍钢尾矿资源化合成Sialon复合材料的研究”(L2011078,2012.01-2014.12)。  参研项目3项,分别是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非金属矿渣共掺制取低碳胶凝材料关键技术与示范”(2011BAB03B05,2011.01-2013.12)、“动力锂离子电池研究”及“铜铟镓硒薄膜太阳能电池的研究”。  联系方式:  办公电话:0411-86323708 手 机:15998515606  电子邮箱:beike1952@163.com 邮 编:116034  通信地址:大连市甘井子区轻工苑1号大连工业大学纺织与材料工程学院
  • 刘敬肖
  • 刘敬肖(LIU Jing-Xiao):女,工学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千人层次,辽宁省优秀青年骨干教师,大连工业大学学术骨干。研究方向:功能材料(含生物医用材料)、纳米多孔材料及材料表面改性。  1969年11月生于河北省晋州市;1991年本科毕业于大连轻工业学院,获硅酸盐材料工程专业学士学位;1994年于大连轻工业学院获硅酸盐材料专业硕士学位,毕业后留校参加工作;2001年4月于大连理工大学获材料学专业工学博士学位。2000年被评为副教授,2003年提升为教授。2008年10月至2009年10月于日本东北大学作访问学者。2004年入选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千人层次,校学术梯队中的学术骨干,2006年被评为辽宁省优秀青年骨干教师。现主要从事材料学及材料加工专业方向的教学与研究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为功能材料(含生物医用材料)、纳米多孔材料及材料表面改性。  近年来主持和参与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部、国家“863”领域、轻工总会及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的研究工作,参与的轻工总会项目“防海洋生物附着玻璃涂层” 获辽宁省发明创造三等奖;参与的“冠状动脉支架的研制与开发”项目获“九五”国家重点科技攻关计划优秀科技成果奖。近几年主持完成项目4项,分别为:辽宁省博士启动基金项目(No.20021054),辽宁省教育厅A类攻关项目(No.20207342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分项(No.5008001),大连理工大学三束材料国家重点联合实验室资助项目(No.0512);参与了国家863课题“新型柔性色素增感太阳能电池研究(No.2006AA05Z417)”。目前,正在主持实施大连市科学技术基金“介孔TiO2-SiO2气凝胶的常压干燥制备及应用研究(No.2007J23JH014)”的研究工作。另外,参与完成辽宁省教育厅B类项目2项;参编教材“无机材料科学基础教程”一部,字数:8万字;参编“无机材料物理化学习题及考研题解”一部;参编《玻璃材料手册》中的《生物材料》一章。近几年在《Thin Solid Films》、《 Journal of Materials Science & Technology》、、《材料研究学报》、《无机材料学报》、《硅酸盐学报》、《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功能材料》等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论文50余篇,其中SCI收录9篇,EI收录18篇;3篇论文分别获辽宁省自然科学学术成果奖一等奖、三等奖和大连市科学技术成果二等奖;申报专利2项。  Main projects(主持和参与完成及正在进行的主要项目):项目名称
  • 高文元
  • 高文元,男,生于1964年,工学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辽宁省新材料与材料改性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硅酸盐学会陶瓷分会理事。《中国陶瓷工业》期刊编委,国家“863”计划评审专家库专家,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材料学科项目评审专家,大连市科技项目材料学科项目评审专家,大连市高新技术企业认定评审专家。长期从事无机非金属材料的教学与科研工作。  研究方向:新能源材料及无机功能材料;新型功能建筑与保温材料;超细粉粒体流动与传热特性和计算机数值模拟等工作  先后主持中华环保基金会“绿动未来·2010高校环保科研应用技术支持计划优秀成长项目”《中温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组装工艺优化研究》;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中温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关键材料的微波合成及性能研究》;辽宁省教育厅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碱土金属双掺杂La0.7Sr0.3-xCaxCo1-yFeyO3-δ阴极材料微波合成及性能研究》;大连市科技计划项目《碱土元素双掺杂A位钙钛矿基新型阴极材料微波合成及在ITSOFC应用研究》;辽宁省教育厅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机械力化学合成Co-Ti系列纳米晶的研究》;辽宁省教育厅重点实验室项目《固体废弃物制备智能自洁陶瓷透水砖》和大连市城乡建设委员会项目《固体废弃物研制绿色环保轻质建筑保温材料》。作为副组长,主持国家“863”项目《新型柔性色素增感太阳能电池研究》。参加完成了国家“863”项目;瑞典亚洲合作计划项目;辽宁省教育厅项目,辽宁省自然基金项目,辽宁省科学基金项目;辽宁省科技攻关项目和大连市科学基金等项目;  主持研制开发的《玻璃熔窑CAI开发》和《硅酸盐晶体和玻璃结构CAI》分别获辽宁省教育厅二等奖和优秀奖以及全国轻工院校电化教学二等奖。  主持参加《粉粒体波面冷却器开发》、《利用地产原料生产白色陶瓷墙地砖》、《利用当地劣质原料优化研究生产琉璃瓦坯体》、《利用当地工业废渣生产绿色环保建筑材料》、《玻璃纤维生产隔板纸的工艺优化》和《黄金尾矿生产陶瓷墙地砖》等产学研项目,期间在山东、江苏、山西、吉林、辽宁等地进行工业项目的应用推广,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先后在《Journal of Rare Earths》、《Waste Management & Research》、《Advanced Materials Research》、《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功能材料》、《电源技术》、《电池》、《稀土》、《化学工程》、《石油化工设备》、《现代化工》、《中国陶瓷工业》、《中国陶瓷》和《新型建筑材料》等核心期刊以及国际会议发表70多篇论文,10多篇被SCI、EI、ISTP收录。申报国家发明专利三项。  作为副主编,参加完成《无机非金属材料专业实验》(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出版),参加编写《粉体工程》(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出版)。  主讲课程:《粉体工程》、《流体力学基础》、《材料制备原理》、《计算机应用》、《电子材料工艺与设备》等本科生课程以及《材料加工原理》、《新能源材料》等硕士研究生课程。  作为主要负责人,先后组织与参加实验教学、认识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设计和论文等各种指导工作。指导研究生和本科生参加校级课外科技创新课题,先后获得第八届“挑战杯” 辽宁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金奖、中华环保基金会“印信通”大学生低碳环保创意大赛优秀奖和纪念奖。  曾经先后多次获得校级优秀教师,优秀党员和教书育人先进个人和标兵等荣誉称号。  近几年发表的主要文章如下:  Wei Qiangwei,Gao Wenyuan,Sui Xinguo,Synthesis of low-temperature, fast, single-firing body for porcelain stoneware tiles with coal gangue,Waste Management & Research,2010,28(10):944-950;  W.Y. Gao, Z.Q. Hu, X.G. Sui, C.M.Li, N.L.Tang and H.L.Cao,Synthesis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the Cathode Materials La0.7Sr0.15Ca0.15Co1-yFeyO3-δ for ITSOFC,Advanced Materials Research,2010, 105-106 :653-656;  Gao Wen-yuan, Hu Zhi-qiang, Li Chang-min, Tang Nai-ling Sun Fu-lu,Tang Xu,Wei Qiang-wei,Sun Yong-ping, Prepar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Cathode Materials La0.7Sr0.3-xCaxCo0.9Fe0.1O3-δby Reverse titration Co-precipitation Method for ITSOFC,Journal of Rare Earths,2007,25:358-363;  Gao Wen-yuan, Sun Jun-cai,Liu Sha,Liu Yang,Li Chang-min, Tang Nai-ling, Electrical properties and microwave synthesis of mixed rare earth oxide Ln0.7Sr0.3-xCaxCo0.9Fe0.1O3-δ,Journal of Rare Earths,2006,24:288-292;  Gao Wenyuan,Sun Juncai,Electrical performances of La2Ni0.5M0.5O4+δ(M=Co, Cu)with K2NiF4-type structure Synthesized by Conventional Solid State Route,Journal of Function Materials,2006,37(3):505-509;  Gao Wenyuan,Sun Xueli, Sun Juncai, Performances and Crystal Structures of Alkaline Earth Metal Co-doped La0.7Sr0.3-xCaxCo0.8Fe0.2O3-δMaterials as the Cathode For ITSOFCs,The 4th Sino-Swedish fuel cell workshop and joint Energy-Environment Forum proceeding, October, 2005, Harbin, China:105-111;  高文元,孙俊才,于洪浩,微波固相烧结制备La0.7Sr0.3-xCaxCo0.9Fe0.1O3-δ阴极材料及性能表征,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05, 34(11):1738-1742;  高文元,孙俊才,于洪浩,王守平,碱土金属双掺杂钴铁酸镧的结构和电性能,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05, 34,Suppl.1:780-783;  高文元,孙俊才,于洪浩,胡志强,Ca2+和Sr2+共掺杂钴铁酸镧的合成及电性能,功能材料,2005, 36(4):589-592;  高文元,孙俊才,刘莎,刘扬,李长敏,唐乃岭,中温固体氧化物燃料阴极La0.7Sr0.3-xCaxCo0.9Fe0.1O3-δ粉体的柠檬酸盐法合成及性能,现代化工,2006,8:219-222;  高文元,孙俊才,类钙钛矿结构La2Ni0.5M0.5O4+δ(M=Co,Cu)材料的合成与电性能,电源技术,2005,29(3):160-163;  曹海龙,高文元,李长敏,胡志强. 碱土金属双掺杂铁钴酸镧的制备和表征, 大连工业大学学报, 2010,29(5):354-358;  李玉华,高文元,隋新国,中温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阴极材料La0.7Sr0.15Ca0.15Co1-yFeyO3-δ的GNP法合成及电性能研究,光子学报,2008,37:123-127;  隋新国,高文元,孙俊才,刘扬,阴极材料La0.7Sr0.3-xCaxCo0.8Fe0.2O3-δ的晶体结构和性能,电源技术,2006,30(10):816-818;  孙福禄,高文元,隋新国,于玲,新型ITSOFC阴极材料Ln0.7Sr0.3CoO3-δ的合成与电性能研究,电源技术;2009,1:30;  孙永平,高文元,于晓强,王宏,Ce0.9La0.1O2-δ电解质粉末的制备与性能,电池;2009,1:18;  魏蔷薇,高文元,隋新国,煤矸石为主生产一次低温快烧琉璃瓦坯体;新型建筑材料, 2008,12:39;  魏蔷薇,高文元,隋新国,一次低温快烧琉璃釉的形成和微观组织结构,光子学报,2008.37:209;  刘扬,高文元,孙俊才, SOFC复合阴极的研究进展,电池,2006,36(3):234;  联系方式:  办公电话:0411-86323708  电子邮箱:dlgwy@sohu.com 邮 编:116034  通信地址:大连市甘井子区轻工苑1号大连工业大学化工材料学院材料系
  • 刘俊龙
  • 刘俊龙  男,教授,工学博士。材料科学与工程硕士生导师  主要学历及工作简历:  1986年7月毕业于辽宁大学化学系有机化学专业,获理学学士学位;  1989年1月毕业于东北大学化学系应用化学专业,获工学硕士学位;  1999年毕业于大连理工大学化工学院精细化工系,获工学博士学位。  1989年1月进入大连轻工业学院化工系塑料教研室工作,1991年晋升为讲师,1996年晋升为副教授,2001年晋升为教授。  1992年~1999年间任塑料教研室副主任、塑料教研室主任。  2000年~2003年间任材料系副主任。  2000年1月~2001年12月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做博士后工作。  2003年~2011年3月大连工业大学化工与材料学院教授。  2003年3月~2005年12月兼任大连轻工业学院人才引进办公室副主任。  2011年3月~至今大连工业大学纺织与材料工程学院教授。  主要学术及社会兼职:  《塑料科技》、《橡塑技术与装备》刊物编审委员会委员,国家科技奖励评审专家,教育部科技奖励评审专家, 辽宁省科技专家,大连市科技专家。  研究领域(研究课题):  从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领域研究,主要从事废弃高分子材料回收利用、高分子材料改性研究、高分子材料功能化、高分子材料助剂研究等。  指导硕士生研究方向:  高分子材料改性研究;功能高分子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主要成果:  参加国家级项目3项,主持或参加省、部级项目十余项,发表学术论文70多篇,参编著作2部。  与大连理工大学杨锦宗院士、张淑芬博士(教授)联合完成的“从活性染料到反应性染色理论与实践”项目,2000年获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局(中国昊华化工(集团)总公司)科技进步一等奖;2001年获国务院颁发的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其他情况:  与校友和企业有着良好的交流,关心学生和校友的发展,关心学生就业。  2007年发起并实施的“大学生暑期就业见习活动”已经进行了5年,累计受惠学生达到300多人。  连续多年获得学院和学校学生就业工作先进个人称号,获得大连工业大学2008-2009年度“三育人”标兵、辽宁省2008-2009年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优秀工作者、大连工业大学“十一五”期间“有突出贡献和影响的人物”入围奖、大连市高校2011年“大学生最喜爱的辅导员(班导师)”等光荣称号。  指导研究生情况:  已毕业硕士数:31人。  在读硕士生数:7人。  电子邮箱:junlongliu@163.com  邮编:116034  通信地址:大连市甘井子区大连工业大学纺织与材料工程学院
  • 刘国军
  • 刘国军 男,1972年5月出生,现为大连工业大学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1997年毕业于齐齐哈尔大学高分子材料专业,获工学学士学位;2000年毕业于青岛化工学院(现为青岛科技大学)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获工学硕士学位;2003年毕业于中山大学高分子化学与物理专业,获理学博士学位;2003年7月~2005年6月于华南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2005.7到大连工业大学参加教学与科研工作至今。  主持和参与省、市级以上项目多项,横向项目2项。  主要研究方向:聚合物/无机纳米复合材料、水性涂料和粘合剂的制备与应用研究等,已发表学术论文30多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5项。  联系电话:0411-82907076  E-mail:lgjzgx@163.com
  • 王井
  • 教育背景  1987-1991,北京大学化学系, 获理学学士学位  2001-2003,大连工业大学化工与材料学院,获工学硕士学位  2008-至今,澳大利亚Deakin University, 博士在读。  2005.12-2006.3,香港 HK Polytechnic University访问学者  2007.1-2007.11,澳大利亚Deakin University高级访问学者  工作经历  1991-1993,大连第二有机化工厂,工程师  1994-1998,大连星斗发光制品有限公司,工程师  1999-2002,大连工业大学化工与材料学院,讲师  2003-至今,大连工业大学化工与材料学院,副教授  研究兴趣  先进功能高分子材料的改性和合成  自组装高分子材料  高分子纳米颗粒和纳米纤维的研究  有机不对称合成  造纸化学品研究  新型高效太阳能电池  主讲课程  本科生:有机化学,有机化学实验  研究生:高等有机合成,高等有机化学  所获奖项  2001年,“有机化学实验课程体系改革” 被评为省教学成果二等奖;  2001年,“有机化学” 被评为辽宁省优秀课程;  2003年,“有机化学” 被评为辽宁省精品课;  2003年,被评为校优秀青年教师称号;  2004年,“有机化学实验”获校优秀课程;  2004年,“有机化学设计性实验研究”获校教学成果二等奖;  2005年,“有机化学实验”被评为校级精品课;  2006年,被评为校教学骨干;  2006年,获得校“菁苑杯”教学大奖赛一等奖。  2008年,校教学质量优秀奖。  Publications  Journal Papers  1. J. Wang, A. Sutti, X. Wang, T. Lin, “Fast responsive and morphologically robust thermo-responsive hydrogel nanofibres from poly(N-isopropylacrylamide) and POSS crosslinker”, Soft Matter, 7(9)4364-4369, 2011.  2. M. Naebe, J. Wang, Y. Xue, X. Wang, T. Lin, “Carbon Nanotube Reinforced Rigid-Rod Polyimide”, Journal of Applied Polymer Science,118(1), 359-36, 2010.  3. F.F. Ren, Y.W. Wang, X.J. Wang, J. Wang, “Prepar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series polyimides”, China Synthetic Resin and Plastics, 26(2), 19-22, 2009.  4. F.F. Ren, M.H. Li, J. Wang, D.N. He, “Synthesis and imidization of poly(amide-imide)s”, Journal of Dalian Polytechnic University, 27(4), 316-318, 2008.  5. Z.J. Zhao, J.L. Liu, Y. Wang, G.J. Liu, J. Wang, “Properties of the hydrophilic E-51 epoxy resin”, Journal of Dalian Institute of Light Industry, 26(4), 326-328, 2007.  6. Z.Y. Song, B.Y. Liu, J. Wang, L.F. He, “Advance in Research on Treating Wastewater by Coal Fly Ash”, Liaoning Chemical Industry, 20(5),70-74,2007.  7. J.X. Liu, F. Shi, L. Yu, J. Wang, L.T. Niu, J.Y. Li, Z.Q. Hu, “Characterization of nano-sized hydroxyapatite/chitosan prepared in simulated body fluid”, Journal of Dalian Institute of Light Industry, 26(1), 53-55, 2007.  8. Z.Y. Song, B.Y. Liu, J. Wang, L.F. He, Y. Li, Q. Guo, D.N. He, “Cleaning Produce Research on Extracting Diosgenin from Yam by Sulfuric Acid”, Journal of Dalian Institute of Light Industry, 26(4), 89-92, 2007.  9. M.H. Li, J. Wang, Y. Yang, A.W. Yang, “Study on the Synthesis of PTCSA with Nano HZSM-5 as Catalyst”, Chemistry and Adhesion, 28(6), 398-404, 2006.  10. J. Wang, D.N. He, Z.Y. Song, B.Y. Liu, “High Efficiency Calium Carbonate Dispersant”,Industrial Minerals & Processing, 35(10), 17-19, 2006.  11. Y.L. Liang, Q.Y. Sun, J. Wang, “Synthesis of Soil Urease Inhibitor N-(n-butyl Tiophosphoric Triamide)”, Journal of Dalian Institute of Light Industry, 25(2), 103-106, 2006.  12. C.Z. Xie, J. Wang, J.L. Liu, “Modification and Application of Chitin and Chitosan”,Materials Review, 20(5), 369-371, 2006.  13. J. Wang, D.W. Yang, Z.Y. Song, D.N. He,“Study of Defoamer Containing Fatty Acids in Washing Machine Detergents”, Cleaning World, 22(6), 8-9, 2006.  14. J. Wang, X.G. Dai, T.K. Xu, L. Cui, “Status and Prospect of Fluoric Series Cleaning Agents”, Cleaning World, 22(7), 27-30, 2006.  15. M.H. Li, D.W. Yang, Y. Yang, J. Wang, “Synthesis of Isoamyl Isovalerate Catalyzed by Manometer-graded HZSM-5 Molecular Sieve Catalyst”, Advances in Fine Petrochemicals, 6(4),22-25,2005.  16. X.E. Xu, J.H. Zhou, J. Wang, “Chitosan: Wet Strength Agent of Kenaf Based Paper Mulch”,Transactions of China Pulp and Paper, 119(2), 62-95, 2004.  17. B.Y. Liu, J. Wang, S.W. Yao, “The Use of Chitin-copper Complex in Antibacterium Paper”,China Pulp & Paper Industry, 25(4), 43-45, 2004.  18. M.H. Li, D.W. Yang, J. Wang, “Reaction Properties of HZSM-5 Zeolite Catalysts Modified by Alkali-earth and Rare-earth Metal Compounds”, Journal of Dalian Institute of Light Industry,23(1), 11-14, 2004.  19. X.E. Wu, J. Wang, J.H. Zhou,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of Chitin and Chitosan in Paper Industry”, Paper Science & Technology, 23(2), 44-47, 2004.  20. J. Wang, J.C. Zhang, “Preparation and Application Performance of Series Disodium Sulfosuccinate Monoester”, Detergent & Cosmetics, 27(4), 161-162, 2004.  21. B.Y. Liu, J. Wang, W. Jiang, Y. Li, Z.L. Liu, “Copper Containing Wide-Spectrum Antibacterial Paper”, China Pulp & Paper, 22(11), 31-33, 2003.( embodied by ISTP)  22. J. Wang, M.H. Li, H.S. Piao, “Catalyst MoS2/K2CO3/TiO2 for MHA from CO/H2”, Chinese Journal of Spectroscopy Laboratory, 19(6), 765-768, 2002.  23. J. Wang, M.H. Li, Y. Yang, H.S. Piao, “Preparation of the Catalyst MoS2/K2CO3/TiO2”,Chinese Journal of Spectroscopy Laboratory, 19(5), 576-579, 2002.  24. M.H. Li, J. Wang, S.D. Fang, Z.L. He, “Preparation of 1,4-Benzenedimine Using Zinc Powder as Reducing Agent”, Chinese Journal of Spectroscopy Laboratory, 18(6), 797-799, 2001.  Conference Papers  25. J.Wang, “Temperature-responsive hydrogel nanofibres from crosslinked OpePOSS- PNIPAM”.ITRI Research Conference, Geelong, Australia, November 2010.  26. J.Wang, “Electrospun Islands-in-the-Sea Nanofibres and their Thermo-responsive Properties”.ITRI Research Conference, Geelong, Australia, November 2009.  27. T. Lin, J. Wang, “Temperature Responsive Hydrogel Nanofibres from POSS- containing PNiPAAm”, NANOSMAT-4, Rome, Italy, 19-22 October 2009.  28. T. Lin, A Sutti, J. Wang, T. Chen, X. Wang, “Temperature Responsive Nanogels with Controlled Particle Sizes and Swollen Ratios”, First Frontiers in Polymer Science, Mainz, Germany, 7-9, Jule, 2009.  29. J. Wang, B.Y. Liu, Yao S.W., “The Use of Chitin-copper Complex in Antibacterium Paper”,China Pulp & Paper Industry, 25(4), 43-45, 2004.  30. B.Y. Liu, J. Wang, S.W. Yao, “Copper Containing Wide-Spectrum Antibacterial Paper”,China Pulp & Paper Industry, 25(4), 43-45, 2004.  Patents  31. T.K. Xu, L. Cui, F.Z. Tan, F.Z. Qu, C.X. Jia, J. Wang, “Paint Remover”, China Patent:CN200710010965.9, 2007.  32. T.K. Xu, J. Wang, X.G. Dai, “Natural Environmental Paint-remover”, China Patent:CN200510047828.3, 2006.  Book Chapters  33. Y. Yang, J. Wang, “Brief, Questions and Answers in Organic Chemistry”, Dali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Press, Dalian, China, 2003.  34. Y. Yang, M. Li, J. Wang, D. Yang, “Organic Chemistry Experiment”, Dali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Press, Dalian, China, 2003.  联系方式  Centre for Material and Fibre Innovation  Facul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igdons Road, Waurn Ponds, Geelong city  Victoria 3217, Australia  Phone: 03 5227 2383 International: +61 3 5227 2383  Mobile: 0479 154345 International: +61 479 154345  Email: jingw@deakin.edu.au  Website:http://www.deakin.edu.au/itri/cmfi
  • 费旭
  • 费旭,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硕士生导师。1978年2月7日出生。2000年毕业于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应化系,获工学学士学位。2003年考入吉林大学化学学院超分子结构与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高分子化学与物理专业,2005年免试直博,2008年毕业并获得理学博士学位。  研究方向:光电功能高分子及生物高分子材料的合成研究。主要研究领域:1、聚合物合成、改性及光电聚合物器件的加工等;2、用于生物体系的高分子固相微萃取涂层研究。主持辽宁省教育厅项目“感光的聚合物波导放大器材料研究”,参与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项目32通道氟化聚合物AWG器件的研究,作为主要参加人完成了吉林省科技厅项目“用于制备阵列波导光栅的氟化聚酯材料的合成研究”等。在国内外重要刊物发表研究论文10篇,其中被SCI收录6篇,授权发明专利2项。
  • 朱云峰
  • 朱云峰,男,讲师,硕士生导师。1980年7月生。2002年毕业于山东科技大学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获工学学士学位。2005年毕业于山东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材料学专业,获工学硕士学位。2008年毕业于四川大学高分子材料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材料学专业,获工学博士学位。2009.3 -2010.9在意大利国家研究委员会生物医用与复合材料研究所 (Institute of Composite and Biomedical Materials―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 IMCB-CNR) 从事科研工作。2010年12月到大连工业大学化工与材料学院任教。  研究方向为有机无机纳米复合材料;水性及环境友好高分子材料;高分子材料制备与改性。曾作为主要研究人员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聚合物/二氧化钛复合型空气净化材料的制备及结构与性能的研究(No: 50573052)”,作为主要研究人员参与研究意大利项目“Prepar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bio-hybrid materials containing nanoparticles for tissue engineering applications. (TISSUENET-IMCB) ,“Epoxy Carbon Pre-pregs for aerospace applications”(PRICE-IMAST)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基于降解可控的聚乳酸/二氧化钛杂化材料的制备及降解规律的研究(No.50873067)”。在国内外重要刊物发表研究论文14篇,其中被SCI收录6篇,国际会议论文3篇。申请发明专利2项,已授权1项。  E-mail: zhuyunf80@163.com
  • 张树彪
  • 张树彪(1971~),男,博士,大连民族学院应用化学专业教授,大连民族学院优秀学科带头人,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硕士生导师,辽宁省青年骨干教师,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  分别于1997和2000年获得大连理工大学精细化工专业硕士学位和用化学专业博士学位,2000-2002年在广东德美化工有限公司从事企业博士后工作。  2003年至今在大连民族学院从事教学和工作。主要为本科生讲授“物理化学、“物理化学实验”、“表面活性剂”、“生物技术概论”和“精细化工实验”等课程的教学任务。为大连民族学院“物理化学”优秀课和精品建设课程负责人,参加了“有机化学”省级精品课程的建设。  研究方向为化学生物技术,主要包括非病毒基因载体和生物学活性物质的研究等内容,主要研究思路确定为使用化学的方法和手段解决生物和医学问题。  2004年被聘为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硕士生导师,指导2名硕士毕业,正在指导硕士生5名。2009年被聘为大连工业大学硕士生导师。  正在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和国际合作等项目。作为主持人已完成辽宁省教育厅、大连民族学院人才启动基金和企业横向课题等项目共5项。作为主要完成人参加了973基础规划和95攻关等多项国家课题的研究。主持研究经费近200万元。  2003年以来共发表论文30余篇,其中SCI收录20篇,EI收录15篇。论文被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等杂志论文引用145次。为Journal of Controlled Release、Bioconjucate Chemistry、Molecular Pharmaceutics、Interational Journal of Pharmaceutics、 Journal of Petroleum Science and Engineering和大连民族学院学报稿件评阅人。获大连市科技论文奖3项,辽宁省学术成果奖4项。
  • 冯钠
  • 冯钠:大连工业大学教授,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硕士生导师。1986年7月毕业于成都科技大学塑料成型与加工专业,获工学学士学位;1999年6月获大连理工大学高分子材料专业工学硕士学位;2004年12月获四川大学高分子材料加工专业工学博士学位。  长期从事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主要研究领域为高分子材料加工及工艺;高分子材料的结构与性能;高分子材料的共混与改性;有机/无机复合改性等方面。曾先后主持了“由玉米发酵制备生物降解型高分子材料-聚乳酸的研究”、“熔融原位复合高性能阻燃PA6/超细Mg(OH)2材料研究”、“阻隔性HDPE/PA共混合金的研制” 和“有机硅改性环氧树脂交联网络的构建与耐热性能研究”等省市级科研项目。并负责主持“韧性阻燃尼龙/废旧橡胶共混材料开发与应用研究”、“氢氧化镁及其聚合物添加剂技术的开发” 和“木质素增强改性聚丙烯复合材料研究”等横向科研项目,参加并完成了“聚丙烯色母粒专用料研制与应用”、“刚性微粒填充PVC的结构与屈服行为研究”、 “PVC异型材抗冲击改性剂AG-50结构与性能”等纵横向科研项目。在高性能聚丙烯、无卤阻燃尼龙-6以及无卤阻燃聚烯烃弹性体(TPO)复合材料方面取得较多研究成果,其中阻燃环保TPO防水专用料已经实现产业化。发表科研论文四十余篇,其中多篇被SCI和EI收录。在无机粉体的表面有机化技术方面获得国家授权发明专利1项(授权专利号:ZL.2001 1 0013494.1);参与撰写专著4部。中文核心期刊《塑料科技》的编委。
  • 夏英
  • 性 别:女  学历学位:博士  职 称:教授  研究方向:高分子材料共混改性及功能复合材料的研究  夏英,硕士生导师。1989年毕业于大连工业大学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获工学学士学位;1999年毕业于大连理工大学高分子专业,获工学硕士学位;2008年毕业于大连理工大学高分子专业,获工学博士学位。  主要从事高分子材料的共混改性及功能复合材料的研究。负责主持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辽宁省教育厅项目、大连市科技攻关项目、大连市青年科技基金项目、大连市建委项目及与企业横向联合等多个项目。先后在国际、国内等重要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50多篇,被SCI、EI收录多篇,出版专著一部。拥有高性能PP专用料、集装袋用高填充量母料、高抗冲ABS、阻燃ABS、高流动性ABS等生产技术的自主产权。先后被评为我院的优秀主讲教师、先进工作者、优秀党员及连续两届的校学术梯队成员。2006年被评为辽宁省优秀青年骨干教师。  联系方式:  办公电话:0411-86323708 手 机:  电子邮箱地址:xiaying961@sina.com 邮 编:116034  通信地址:大连市甘井子区轻工苑1号大连工业大学化工与材料学院材料系
  • 曲敏杰
  • 曲敏杰,女,1968年6月出生,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  学习及工作经历:  1987年-1991年,大连理工大学,化工学院高分子材料专业,本科/学士;  1991年-1994年,大连理工大学,化工学院高分子材料专业,研究生/硕士;  2000年-2005年,大连理工大学,化工学院高分子材料专业,研究生/博士;  2007年-2011年,大连理工大学,化学工程与技术博士后流动站,博士后;  1994年至今,大连工业大学,纺织与材料工程学院;  2002年,副教授;2007年,教授。  主要研究领域:从事高分子材料的改性、复合及共混、高性能工程塑料超临界流体发泡、医药中间体的合成等研究工作,主持完成辽宁省教育厅“晶须填充新型聚芳醚树脂的改性应用研究”、“多元共混复合强韧化聚甲醛的研究”、 “聚氨酯包覆型高效阻燃剂的开发及其在聚甲醛中的应用研究”、大连市科技计划项目“阻燃型聚甲醛/纳米CaCO3复合材料的研制”、大连理工大学高分子材料研究所“PPBES力学性能测试分析”、大连奇凯医药科技有限公司“4,6-双{4-氟-3-(三氟甲基)苯氧基}嘧啶产品的小试技术开发”,参与国家科技攻关计划“杂环取代联苯聚醚酮”、国家军工863项目“高性能低成本预浸湿法缠绕技术用树脂基体”、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民口)“高性能丁苯透明抗冲树脂及其先进制备技术开发”、中石油抚顺石化集团“丁苯透明抗冲树脂技术攻关” 、辽宁省科技厅基金项目 “连续碳纤维增强高性能热塑性树脂基复合材料的研究”、 辽宁化锦化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本体连续法ABS生产及相关技术分析”、 大连路阳科技开发有限公司“高性能PEEK复合改性材料加工制备技术及产品开发”、“耐磨耐高温油田用扶正器的开发”等研究工作。发表学术论文四十余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4项,参编《硬聚氯乙烯加工与改性》专著一部。  联系方式:  通信地址:大连市甘井子区轻工苑1号 大连工业大学纺织与材料工程学院  邮 编:116034  联系电话:0411-86322798  E-mail :minjiequ2005@126.com
  • 常素芹
  • 常素芹:高级工程师,大连工业大学兼职硕士生导师。  性别:女 出生年月:1977年9月 民族:汉  学位:理学博士 最高学历:博士后 职称:高级工程师  研究方向:聚合物改性及功能化研究  2007.07-2009.06 中国轻工集团 高分子材料学专业 博士后  2004.09-2007.06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高分子化学与物理 理学博士  2001.09-2004.06 大连理工大学 高分子材料学专业 工学硕士  1997.09-2001.06 河北科技大学 高分子材料学专业 工学学士  教育背景:  工作经历:2009年7月至今,在中国皮革和制鞋工业研究院工作。2008年1月至2009年12月,被任命为制鞋科技产业处处长助理,同时被聘为中国皮革协会技术专业委员会委员。2010年至今,被任命为科技产业处第一研究室室主任,主要负责鞋用新材料的开发、产业化以及横向技术服务工作。  自2007年至今,自2007年6月来研究院以来,共承担科技部项目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地方项目2项、横向技术服务项目2项。完成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项目建议书1项。作为技术负责人承担科技部技术开发项目2项:“高性能SBS发泡鞋用材料的开发”、“质轻高弹乙烯-辛烯共聚物发泡鞋用材料的开发”;作为项目负责人承担科技部技术开发项目1项:2010年科技部技术开发项目“质轻耐磨顺丁橡胶发泡鞋用材料的开发”(在研项目);作为项目负责人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2011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皮革阻燃用镁铝氢氧化物无机粒子表面化学改性及其机理研究”(在研项目)。  申请国家发明专利7项,发表国内外学术论文16篇,其中有7篇发表于SCI收录的国际期刊。多次应高分子材料领域的知名国际期刊如Polymer International,Polymer Engineering and Science,Journal of Applied Polymer Science,Journal of Thermoplastic Composite Materials等主编邀请,审理稿件多篇。  联系方式:  办公电话: 010-64362591 手 机:  电子邮箱地址:csqdlut@163.com 邮 编:100015  通信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将台西路18号中国皮革和制鞋工业研究院
  • 王新红
  • 王新红:女,1973年出生,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学历学位:硕士学位,博士在读  招生所在一级学科:材料科学与工程(0805)  研究方向:1:新型活性聚合方法研究 2:新型高分子材料(如生物质基高分子材料等)合成与应用研究  与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长期合作,联合培养研究生。  学术成果:近几年先后在《化学进展》、《石油化工》、《化工学报》等期刊上发表“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引发体系的最新研究”、 “大分子自组装新途径的研究进展”、“用简单物性估算纯物质临界参数的方法”、 “四种不稳定化合物临界温度和临界压力的测定”、以及 “Sythesis of amphiphilic copolymer PB-b-PDMAEMA by mechanism transformation of LAP to ATRP”等多篇学术及国际会议论文。  科研情况: 主持辽宁省教育厅A类青年基金“功能复合纳米阴极电泳涂料的研制”一项;主持横向科研项目“新型无毒环保印染工艺的开发”及“尼龙增粘改性的研究”两项;  参与省自然科学基金“阻燃增效新型分子筛的合成及其在环境友好无卤阻燃ABS中的应用研究”一项 、省教育厅A类“新型复合抗菌剂的合成及其在PP抗菌塑料中的应用与开发”等多项项目研究。参与“高品质ABS改性专用料的研究”等多项横向合作项目的开发。  联系方式: 办公电话:0411-86323708 电子邮箱地址:qywxh@163.com  通信地址:大连市甘井子区轻工苑1号大连工业大学纺织与材料工程学院材料系 116034
  • 王志超
  • 姓名:王志超  性别:男  出生年月:1981年9月  民族:满  学位:工学博士  职称:讲师  研究方向:氟塑料的改性及应用研究  教育背景:  2001.09-2005.07 西北工业大学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 工学学士  2005.09-2010.12 西北工业大学 材料学专业 工学硕、博士  工作经历:  2011.04-至今 大连工业大学化工与材料学院 讲师  主讲课程:  本科生:聚合物加工基础  研究生:软物质物理学  发表论文:  1. Zhichao Wang, Kaichang Kou, Min Chao, Hui Bi, and Luke Yan. Nonisothermal crystallization kinetics of polytetrafluoroethylene/solid glass microsphere composites. Journal of Applied Polymer Science, 2010, 117(2): 1218-1226. (SCI)  2. Zhichao Wang, Kaichang Kou, Zongwen Liu, Dongna Zhang, Hui Bi, Min Chao, Qingxin Zhao. Structural characterization and high-temperature compressive creep of PTFE-based composites filled with inorganic nanoparticle. Polymers for Advanced Technologies, DOI: 10.1002/pat.1915 (SCI)  3. 王志超,寇开昌,张冬娜,晁敏,毕辉. PTFE/SGM复合材料熔融结晶行为的研究. 航空材料学报, 2009, 29(4):67-71(EI)  4. 王志超,寇开昌,毕辉, 晁敏, 赵春玲. PTFE/SGM 复合材料非等温结晶动力学.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2010, 26(2):114-117(EI)  5. 王志超,寇开昌,张冬娜,晁敏,吴广磊,陈名华. 铝酸酯处理实心玻璃微珠填充聚四氟乙烯复合材料的研究. 现代化工, 2010, 30(7):48-50  6. 王志超,寇开昌,赵清新,晁敏,张冬娜. 聚四氟乙烯表面改性的研究进展. 中国胶粘剂, 2009, 18(9):47-51  联系方式:  办公电话: 0411-86322798 手 机:  电子邮箱地址:wzc_gtt@yahoo.com.cn 邮 编:116032  通讯地址:大连市甘井子区轻工苑1号大连工业大学化工与材料学院
详细地址
  • 详细地址:
    辽宁省大连市甘井子区轻工苑1号
  • 电话:
    %u0030%u0034%u0031%u0031-%u0038%u0036%u0033%u0032%u0033%u0036%u0036%u0031/%u0038%u0036%u0033%u0032%u0033%u0036%u0039%u0033/%u0038%u0036%u0033%u0031%u0038%u0037%u0031%u0033/%u0038%u0036%u0033%u0031%u0038%u0037%u0031%u0039/%u0038%u0036%u0033%u0031%u0038%u0037%u0032%u0039/
  • 邮编:
    116034
相关推荐
贵州民族大学师资好不好,贵州民族大学师资怎么样 甘肃政法学院师资好不好,甘肃政法学院师资怎么样 新疆师范大学师资好不好,新疆师范大学师资怎么样 重庆工商大学师资好不好,重庆工商大学师资怎么样 云南财经大学师资好不好,云南财经大学师资怎么样 桂林理工大学师资好不好,桂林理工大学师资怎么样
相关专题
[查看更多]
其他地区 热门标签 常见问题

本文内容和图片部分来自网络公开信息,如有侵犯您的版权或著作权请速与我们联系 (在线客服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或给我们发邮件(1078189145@qq.com)), 我们承诺核实后工作时间1小时内删除;2、本文内容、观点以及数据是根据网站大数据算法得来,仅代表本站观点,我们不保证其绝对真实和数据可靠,仅做参考,勿引用做其他用途, 否则因此产生的一切损失和法律后果本站概不承担。3、本文排序、排版、内容组成、设计的知识产权(版权)为城帮网city12580.com所有;转载、引用本文数据内容、排序结果请注明来源“城帮网”, 且要有来源链接指向本文。全文转发或抓取、抄袭本文内容,我们将提起法律诉讼保障本网站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