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资讯 社保 办事指南 车主关注 旅游 交通 教育 专业 办理指南

大连大学

[切换城市]
大连站> 大连教育> 大连大学> 大连工业大学信息

大连工业大学

英文名:Dalian Polytechnic University 简称:“大连工大”,“dlpu” 所在地:大连 院校代码:10152 类型:工科类/理科类/理工类/考研院校

卓越计划2011计划
  • 大连工业大学师资怎么样, 大连工业大学师资好不好

据学校2014年7月官网显示,学校有专任教师近900人,其中中国大连工业大学工程院院士1人,教授、副教授近400人,博士生、硕士生导师300余人(含外聘)。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8人,辽宁省高校“攀登学者”2人,辽宁省领军人才1人,辽宁省优秀专家2人,辽宁省特聘教授4人,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专业带头人8人,辽宁省教学名师9人,入选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百人层次17人,入选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千人层次人选20人,辽宁省普通高校优秀青年骨干教师20人,享受大连市政府特殊津贴人员9人,大连市有突出贡献专家2人,大连市优秀专家19人,大连市领军后备人才5人。 中国工程院院士:朱蓓薇(大连工业大学食品学院院长) 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服装设计与工程教学团队 省级教学团队(5个):艺术设计生态教学团队(2007)、服装设计与工程教学团队、无机材料教学团队(2008)、工程图学教学团队、轻化工程工艺教学团队(2009)

  • 李宪臻
  • 李宪臻 男,汉族,1963年1月出生于美丽富饶的胶东半岛。本科就读吉林大学生物化学专业,于1985年获得理学学士学位;随后,来到大连轻工业学院学习发酵工程专业,并于1988年获得工学硕士学位;1993年师从高培基教授,于山东大学开展微生物学研究,1996年获得理学博士学位;1997年至1998年在香港大学进行生物工程博士后研究,1998-2002年在新加坡国立大学分子农业研究所从事Research Fellow工作。现为大连工业大学生物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江南大学、大连医科大学),校学术带头人和轻工技术与工程一级学科负责人,中国发酵工业协会理事、中国食品科技学会酶制剂分会理事、辽宁省生物化学会和辽宁省微生物学会常务理事。  李宪臻教授自1988年研究生毕业以来,一直从事教学与科研工作,发现了国际上未知的五种具有重要生物活性的微生物新菌,其中两株菌已获得国际命名(Streptomyces cellulyticus 和Klebsiella singaporensis),并在微生物分类学杂志Internal Journal of Systematic Evolutionary and Microbiology上公布了分类学数据;证明天然纤维素的降解过程是由小分子纤维降解起始酶启动的,对揭示天然纤维降解机制具有重要意义;分离纯化并克隆了具特殊异构化功能的新异麦芽酮糖合成酶,解决了弱势群体特别是糖尿病患者不能吃甜食问题的困扰;提出“降解病原菌毒素因子制备寡糖生物农药”新概念,国际上首次报道植物病原菌的毒素因子降解物也同样具有生物活性。自1995年以来,共发表论文近50余篇,其中被SCI收录的论文30余篇,核心期刊论文20篇。自2002年留学归国后,主持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部自然科学基金和大连市科学基金等研究项目。作为第一完成人获得辽宁省自然科学二等奖(生物转化中的微生物与酶的筛选及分离纯化)1项,辽宁省科技进步奖(蔗糖生物转化生产异麦芽酮糖技术研究)1项,大连市科技进步一等奖(生物转化蔗糖生产异麦芽酮糖的研究)1项。2006年被评为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大连市优秀专家。  李宪臻教授的主要研究领域是微生物与生物催化,目前正在开展的研究方向包括:1、微生物与酶的分离鉴定及催化机理;2、生物转化及生物活性物质功能;3、生物降解与微生物病害防治;4、应用微生物与发酵生物技术;5、生物清除技术与分离纯化过程;6、天然纤维素降解的实用技术;7、糖生物学与糖工程技术。
  • 周广麒
  • 周广麒,教授, 硕士研究生导师 。 多年从事生物工程与技术学科教学、科研工作,曾任发酵工程教研室主任和食品发酵微生物菌种培养与保藏中心(FFCC )负责人,硕士研究生班学历,先后在辽宁大学微生物学专业学习硕士研究生课程和山东大学微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作为国内访问学者共同研究课题。先后参加国家" 七五" 科技攻关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省部级项目、大连市科技攻关项目等7 项,横向项目3 项,为主持人或主要研究人, 获大连市政府科技进步奖和辽宁省科学技术研究成果。编写教材4 部,国内外 发表专业论文40 余篇,2项国家发明专利。 中国微生物学会高级会员,兼职中国酒文化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  研究方向:微生物技术及产业化。  指导硕士研究生课题内容:(1)虫草以及食用真菌的代谢与培养及其保健功用;(2)生物质原料能源;(3)糖代谢过程中间产物发酵;(4)传统酒与现代时尚酒。
  • 金凤燮
  • 金凤燮  特级教授,日本东京大学获得博士学位,获得辽宁省优秀专家称号,获得2006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外校聘请的博士生导师,辽宁省发酵工程重点实验室主要学术负责人,辽宁省《特异的创新酶类研究与应用创新团队》的带头人。曾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和省级科技进步一等奖各一项,省部级自然科学二等奖2项,鉴定新菌6种。发表论文160篇,其中SCI收录27篇;出版书4部,其中在日本出版2部。发明专利13项中授权8项,其中包括国外专利。
  • 金朝霞
  • 金朝霞,女,1972年生,工学博士,硕士生导师。2003年毕业于大连轻工业学院发酵工程专业,获硕士学位,2008年获得大连理工大学生物化工专业博士学位,2009-2011年在上海交通大学微生物代谢国家和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从事博士后科研工作。多年来一直工作于教学和科研的第一线,主讲《生物化学》、《生物化学实验》和《细胞生物学》。主持市级科研项目1项,先后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自然科学基金、省创新人才基金、省教育厅攻关项目、省优秀人才项目和多个横向项目的科研工作,作为主要完成人获奖3项。发表论文数篇,其中2篇被SCI收录,参编教材1部。主要研究方向为应用微生物与应用酶学,目前在研的课题包括:植物与微生物互作、酵母基因工程菌的构建、农药残留的生物修复与农业生防微生物制剂的合成。
  • 祖国仁
  • 祖国仁,男,1963年4月生人,硕士生导师。1986年毕业于大连工业大学制糖专业获工学学士学位;2003年毕业于大连工业大学发酵工程专业获工学硕士学位;现任大连工业大学生物工程学院副教授。多年来主要教学工作有本科生微生物学、微生物学实验及研究生微生物育种学。负责主持省教育厅项目2项,并先后参加承担九五国家攻关项目1项,十一五国家攻关项目1项,省级攻关项目3项,省基金项目3项,市基金项目2项,校企合作项目8项。获省级科研奖励2项,市级科研奖励1项,发表研究论文30多篇,参篇教材2部。现主要研究方向微生物与发酵技术。
  • 唐文竹
  • 唐文竹,女,1983年生,山东人,博士,讲师,硕士生导师。  科研经历:  2000-2004年 山东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物技术专业,获得理学学士学位  2004-2009年 山东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微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硕博连读研究生,2009年获得微生物学博士学位  2010年 大连工业大学任教  目前主要研究方向为微生物与生物催化。曾发表论文三篇(SCI收录)。  1、A novel alkaline laccase produced by Monilia sp. M5-3 and its potential in dye decolorization and pulp bleaching. Journal of Biotechnology. 2008,136, Supplement 1: S310  2、Effect of microbial treatment on brightness and heat-induced brightness reversion of high-yield pulps. Journal of Chemical Technology and Biotechnology. 2009, 84: 1631-1641  3、Screening of a fungus capable of powerful and selective delignification on wheat straw. Letter in Applied Microbiology. 2008, 47: 415-420
  • 薛永常
  • 薛永常,男,教授,大连工业大学生物学一级学科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植物学方向硕士研究生导师。2001年博士毕业于中国林科院,同年赴比利时王国根特大学-佛拉芒区生物技术研究院(VIB)植物系统生物学系从事博士后研究,利用cDNA-AFLP和T-DNA Display研究拟南芥不同木质素合成酶基因的表达,探索植物木质素形成和调控的分子机理。2003年到大连工业大学工作并聘为教授,主要从事分子生物学、基因工程等课程教学和科研工作。先后参加和承担了国家“973”、国家“948”、国家林业标准制修订项目——“杨树主要品种分子指纹图谱”等多项课题。现主要从事植物木质素生物合成酶基因的克隆及其调控机理、酿酒大麦分子指纹图谱构建、海洋放线菌筛选与生理功能、麻类纤维脱胶微生物菌种筛选与其分子生物学研究;已在国际核苷酸序列库GenBank登陆木质素合成酶基因序列5个、纤维素合酶基因序列1个、微生物16S rDNA 基因新序列2个。已完成辽宁省教育厅科研项目及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各1项,主持“辽宁省高校创新团队支持计划”项目1项,已发表科研论文60余篇。已毕业硕士研究生23名,在读7名。  主要研究方向:  1.植物分子生物学  2.海洋放线菌抑菌基因筛选及功能分析  3.工业微生物菌种筛选及分子生物学功能鉴定与应用  4.植物纤维蛋白提取及功能  5.植物生理学。  Email:xueych@dlpu.edu.cn
  • 孙庆元
  • 孙庆元 男,教授,出生于1957年7月。1982年和1985年沈阳农业大学分别取得农学学士和硕士学位。1997年于美国伊利诺斯州立大学植物生理及生物化学专业取得博士学位和芝加哥劳耀拉大学计算机硕士学位。曾在美国伊利诺斯州立大学研究玉米顶端籽粒消亡的分子生物学差异和玉米籽粒在培养基中的生长技术, 并研究大肠杆菌磷酸激酶以核酸肽链片断为方向的变异以及大肠杆菌磷酸激酶的结构及其活性位点的探测。在美国伊利诺斯州立大学研究尿素酶抑制剂的应用多年。在国内外发表论文十几篇. 曾获得中国农业部和国家民委事务委员会颁发的科技进步二等奖三项.申请中国专利两项。得到教育部、辽宁省教育厅和大连市政府的资助。当前正在研究淀粉微球,靶向药物载体, 高效尿素酶抑制剂的研究及应用,微生物降解农药残留以及食(医)用真菌的开发研究。
  • 赵长新
  • 赵长新,教授。生于1955年,中国共产党党员, 1973年参加工作,1982毕业于大连轻工业学院食工系,获得工学学士学位;1984-1986年在大连理工大学社科系学习,获得法学学士学位;1999-2000年,江南大学高级访问学者;2008年日本秋田大学高级访问学者,。现被聘为日本秋田县大学生物资源科学部,客座研究员。  现任大连工业大学生物工程系主任,主要从事啤酒酵母生理代谢研究、啤酒大麦制备工艺及生理研究。承担了制麦工艺学、啤酒工艺学和生物制品学等课程。任教期间共为本科和研究生先后讲授15门课程,已培养研究生42名,作为项目主持人负责国家“十一五”重点支撑项目一项,辽宁省重点实验室项目一项。在科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等出版专著、国家“十五”规划教材等五部,在国际学术杂志如《A.S.B.C》等、多种国家一级学术刊物如《食品科学》、《微生物学通报》等发表、录用论文100余篇,论文被《SCI》、《EI》等摘引40余次,09年获黑龙江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一项,山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获得大连市自然科学一等奖、辽宁省科技进步二、三等奖;《中国酿造》,《食品与生物技术》编委,现为中国发酵协会理事,河北省政府科学成果奖评委,中国微生物协会会员。申请发明专利10项、授权2项。
  • 鱼红闪
  • 鱼红闪,1968年11月3日生,博士,中共党员,现任大连工业大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大连工业大学校级学术带头人。  专攻方向为天然活性成分的生物转化及其相关酶蛋白基因和酶蛋白结构的研究。在生物酶转化法改变中草药中天然苷类活性物质进而制备稀有次生苷类物质方面,发现了系列皂苷糖苷酶和黄酮苷类糖苷酶,阐明了这些酶与传统糖苷类酶在性质和基因序列上的差别,开辟了用新亚类酶改变中草药中天然苷类活性物质,制备高活性、高附加值稀有次生苷的新的研究开发领域,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目前,正在进行的研究内容是:  (1) 生物酶转化法改变中草药中天然苷类活性物质相关的微生物筛选,生物酶转化法的工艺条件,相关的酶学性质和酶反应特性。  (2) 中草药中天然苷类活性物质和生物酶转化产物的分离提取及其纯化。  (3) 天然苷类转化相关的酶蛋白基因调取、表达,以及酶蛋白结构的预测分析。  (4) 无机催化天然苷类物质的催化剂选择,催化工艺和产物分离制备,以及催化机理研究。  主持和参加了22项纵、横向项目,其中国家自然基金项目6项。发表论文160篇,其中SCI收录20篇、EI收录3篇,2001-2010年SCI引用共计90次,参编专著和教材3部。先后以第二完成人身份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辽宁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省部级自然科学二等奖2项、中国专利优秀奖1项,另外以第四、第六完成人身份还获得过辽宁省科技进步二等奖、中国轻工业联合会科技进步二等奖、黑龙江省科学技术二等奖、大连市科学技术二等奖。申请中国发明专利18项,其中授权10项;申请PCT国际发明专利1项、欧洲发明专利1项、日本发明专利1项和美国发明专利1项。  2001年被选为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优秀骨干教师, 2004年获得首届大连市青年科技奖并入选辽宁省高等学校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007年被选为辽宁省“百千层次人才工程”的百层次人才。
  • 王越
  • 王越,女,讲师,博士。1995年毕业于大连轻工业学院获发酵工程专业学士学位;2004年毕业于大连轻工业学院获得发酵工程专业硕士学位;2011年毕业于大连海事大学获得环境科学专业博士学位。从事生物工程专业本科教学多年。主要研究方向为轻工技术(发酵工程)及酶工程领域的应用和理论研究。近几年,参加3项国家和省级科研项目,发表学术论文10篇,其中SCI收录2篇。获专利1项。获得辽宁省自然科学学术成果奖二等奖1项,大连市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二等奖1项。
  • 陈明
  • 陈明,男,1979年出生,博士,讲师。2004年获陕西科技大学食品科学硕士学位,2007年获浙江大学生物化工专业博士学位。2007至2011年先后在浙江海正药业、杭州师范大学工作,2012年调入大连工业大学生物工程学院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为:生物催化与转化、微生物制药、生物质能源。先后参与国家86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科研项目,国内外期刊上共发表科研论文10余篇,其中以第一作者发表SCI收录论文3篇,EI收录论文1篇。
  • 杨帆
  • 杨帆,女, 1982年生。祖籍山东,博士,讲师,硕士生导师。  科研经历:  2000.9–2004.7:大连理工大学,环境与生命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系学士  2004.9–2010.11: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生物化工硕博连读,博士  2011–至今: 大连工业大学任教  主要研究方向:  (1)高产油酵母菌油脂积累代谢调控分子机制的研究 i) 基于“模块途径工程”策略的功能性油脂生物积累机制研究ii) 油脂积累关键酶的研究。  (2)酿酒酵母的途径工程改造以及糖代谢的研究 i)酿酒酵母直接利用菊糖的代谢研究;ii)用于生产功能型发酵产品(如琥珀酸、乙醇等)的酿酒酵母的理性改造;  近5年的科研成果:  1、Yang F, Zhang S, Tang W, Zhao Z. Identification of the orotidine-5’-monophosphate decarboxylase gene of the oleaginous yeast Rhodosporidium toruloides. Yeast, 2008, 25(1): 623-630. (SCI)  2、Yang F, Tan H, Zhou Y, Lin X, Zhang S. High-Quality RNA preparation from Rhodosporidium toruloides and cDNA library construction therewith. Molecular Biotechnology, 2010, 47(2):144-151. (SCI)  3、Yang F, Zhang S, Lin X, Jin G, Zhao Z. Purific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a β-1,3-glucomannanase expressed in Pichia pastoris. Enzyme and Microbial Technology, 2011, 49: 223-228. (SCI)  4、Yang F, Zhang S, Zhou Y, Zhu Z, Lin x, Zhao Z. Characterization of the mitochondrial NAD+-dependent isocitrate dehydrogenase of the oleaginous yeast Rhodosporidium toruloides. Applied Microbiology and Biotechnology, 2012, 94:1095-1105. (SCI)  5、Tan H, Wang J, Yang F, Zhao Z. Genome-wide analysis of coding DNA and amino acid variation in Saccharomyces cerevisiae. Yeast, 2008, 25: 29-39. (SCI)  6、Zhou Y, Yang F, Zhang S, Tan H, Zhao Z. Efficient gene disruption in Saccharomyces cerevisiae using marker cassettes with long homologous arms prepared by the restriction-free cloning strategy. World Journal of Microbiological Biotechnology, 2011, DOI: 10.1007/s11274-011-0756-9. (SCI)  7、Zhou Y, Wang L, Yang F, Lin X, Zhang S, Zhao Z. Determining the extremes of the cellular NAD(H) level by using an Escherichia coli NAD+ auxotrophic mutant. Applied and Environmental Microbiology, 2011, 77:6133-6140. (SCI)  8、Jin G, Yang F, Shen H, Hu C, Zhao Z. Enzyme-assisted extraction of lipids directly from the culture of the oleaginous yeast Rhodosporidium toruloides. Bioresource Technology, 2012, in press. (SCI)  9、赵宗保,杨帆,张素芳. 乳清酸核苷-5’-磷酸脱羧酶启动子及应用和构建体与载体. 申请号:201010189724.7.
  • 俞志敏
  • 俞志敏,男, 1982年10月生于辽宁丹东,博士,讲师,硕士导师。  2001年9月--2005年7月,大连轻工业学院生物工程专业,获得学士学位;  2005年9月--2008年5月,大连工业大学发酵工程专业,获得硕士学位;  2008年9月--2011年12月,华南理工大学食品科学专业,获得博士学位;  2012年3月,大连工业大学任教。  研究方向:  (1)啤酒酿造微生物生理学  (2)微生物代谢工程  (3)微生物资源与生物催化  参与了多项国家、省部级科研项目,发表学术论文7篇(其中SCI3篇),申请专利2项。  近年发表的SCI文章(第一作者):  (1) The dynamic changes of proton efflux rate in Saccharomyces pastorianus during high gravity of very high gravity brewing. Journal of The Institute of Brewing (2011).  (2) Selection of Saccharomyces pastorianus variants with improved fermentation performance under very high gravity wort condition. Biotechnology Letters (2012).  (3) A comparative study on physiological activities of lager and ale brewing yeasts under different gravity conditions. Biotechnology and Bioprocess Engineering (2012).  联系方式:  地址:大连工业大学中试基地301A  电话:0411-86318692  Email:yuzhimin2005@163.com
  • 朱蓓薇
  • 朱蓓薇,教授,博士生导师,大连工业大学食品学院院长,2008年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创新奖”获得者、2009年度大连市科学技术功勋奖获得者,辽宁省攀登学者,辽宁省领军人物。2005年度“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 2010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获得者。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常务理事,辽宁省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理事长,国家教育部“海洋食品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国家农业部“农产品加工技术研发贝类加工专业分中心”、国家科技部“国家食品工程技术转移中心”主任,“863”计划海洋生物资源开发利用主题  专家。  近三十年来,一直从事教学科研工作,主要进行海珍品精深加工基础理论和应用研究。先后主持国家“973”、国家“863”、国家“十一五”、科技部国际合作重大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纵向科研项目以及校企合作项目100余项,涉及海参、牡蛎、鲍鱼等水产品及其它农产品。作为第一完成人,申报发明专利79项,其中,国际发明专利5项,已获授权2项,中国发明专利74项,已获授权42项。在国际、国内学术会议及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100余篇,主编及参编著作、教材8部,其中专著1部。
  • 王际辉
  • 王际辉,男,1970年出生,教授,博士生导师。韩国忠北大学博士毕业,韩国首尔大学博士后出站,英国牛津大学高级访问学者。目前担任学校科技处处长,科技产业办公室主任,学术委员会办公室主任。辽宁省食品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主任,辽宁省食品科学技术学会副理事长,吉林大学兼职教授,吉林农业大学和江南大学博士生导师。韩国首尔大学客座研究员,国家科技奖励评审专家,教育部科技项目评审专家,国家农业开发项目评审专家,中国微生物研究会会员,中国畜牧兽医学会会员,辽宁省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专家委员会委员,辽宁省食品安全地方标准审评委员会委员。  主要研究方向:食品生物技术;功能食品开发;动物营养;细胞及蛋白质工程。近几年主持或参与国家、省部级及横向课题十余项,发表论文40余篇,其中18篇被SCI收录。有三项研究通过辽宁省科技厅鉴定,研究成果达到国际领先和先进水平。以主持人身份获得辽宁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008年)和辽宁省技术发明二等奖(2011年)各一项;获得辽宁省自然科学学术成果一等奖两项。辽宁省首批特聘教授,辽宁省优秀专家,辽宁省优秀科技工作者,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百人层次”人选,大连市首批领军人才,大连市劳动模范。
  • 牟光庆
  • 牟光庆,男,1967年5月出生,大连工业大学教务处长兼高等教育研究室主任,博士,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天津科技大学在站博士后。现中国乳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理事、辽宁省食品科学技术学会副会长兼副秘书长,辽宁畜牧兽医学会畜产品加工分会副理事长、大连市食品行业协会专家,目前担任国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专家、教育部科技进步奖评审专家。主要从事益生菌及蛋白质资源利用的教学与研究。主持、参与完成国家、省部及市局级课题8项,横向课题6项。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辽宁省科技进步二等奖、黑龙江省科技进步三等奖等6项。发表论文40余篇,出版著作、教材10部。现主持国家863课题子项目及省市课题5项,参加国家“十一五”支撑项目及省市级课题5项。
  • 朱靖博
  • 招生领域:食品科学、农产品储藏与加工  朱靖博 ,男,1963年出生,教授。1985年毕业于西北大学化学系,获理学学士学位。1993年在西北农业大学获理学硕士学位,2000年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获博士学位。2000-2003年在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工作,2004年到大连工业大学(原大连轻工业学院)工作,创建大连工业大学植物资源化学与应用研究所并任所长。中国化学会会员,中国分析测试协会第三届理事会理事。曾任陕西省农产品加工研究所食品加工研究室副主任、主任。陕西省黄土高原农业测试中心学术委员会副主任。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药研究所副所长。入选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百人计划”主持参与完成五项国家自然基金项目,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二等奖、卫生部科技进步一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陕西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第三届陕西省优秀青年科技奖等奖励,获得三项发明专利,在国内外期刊发表学术论文四十余篇,出版专著、教材两本。依托大连工业大学植物资源化学与应用研究所,开展食品安全和植物资源化学应用研究。主要的研究方向如下:  1.中药植物中活性组分化学分析与表征  进行以中药植物为核心的植物物质基础、集成分离分析技术及前沿新技术的化学表征技术研究。以药理活性跟踪,采用现代色谱和波谱技术,对单味中药、中药复方和天然药物的化学成分进行提取、分离和结构鉴定,阐明中药和天然药物的化学成分,发现生理活性先导化合物或活性成分,为新药研究和中药质量评价奠定基础,同时为新药发现提供先导化合物。  2.工业色谱制造及相关技术  主要包括适合微量天然产物工业化生产的新型工业色谱设备设计及制造技术、植物中活性成分高通量获得及具有重要应用价值的天然产物规模化分离难题的高效、规范的规模制备分离方法等。研发可用于植物化学组分的高通量制备的制备型液相色谱动态轴向压缩技术及工业规模的动态轴向压缩工业色谱设备。  3.植物资源综合利用研究  主要包括植物活性物质的分离与提取技术、活性成分高通量、规模化制备技术、针对具有重要应用价值的植物中活性成分进行结构修饰与改造的生物催化与生物转化技术、重要天然产物活性物质仿生合成技术等方面的研究。  4.基于植物中活性物质为基础的功能食品研究与开发  主要包括各种天然活性物质的药用、功能食品应用构效关系、新型植物源保健食品的开发等方面的研究。  5.食品化学污染与安全  目前,化学物质对食品的污染造成的食品质量安全问题尤为突出。危害最严重主要有化学农药、有害金属、多环芳烃类如苯并芘、N-亚硝基化合物等化学污染物。同时滥用食品加工工具、食品容器、食品添加剂、植物生长促进剂等也是引起食品化学污染的重要因素。围绕食品中化学污染物控制、化学污染物快速检测、以及包装材料安全评价等共性关键技术进行系统研究,获得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和设备;通过技术集成,建立主要食品的质量安全控制技术体系。
  • 孔繁东
  • 孔繁东  教授, 校级学术带头人。1982年1月毕业于大连轻工业学院学院食品工程系,1988年1月毕业于无锡轻工业学院食品工程系硕士研究生班,1988年2月至今在大连工业大学(大连轻工业学院)生物与食品工程学院食品工程系从事食品科学与工程的教学与科研,现任食品学院副院长。先后承担及参加省部级项目5项,获国家发明专利1项,获原国家轻工业总会科技进步3等奖1项;先后承担横向课题近15项,发表论文30多篇,参编著作4部。主要研究方向:蛋白质资源开发利用;食品杀菌保鲜研究。
  • 张彧
  • 张彧,女,生于1969年9月,食品科学工学博士,教授,食品学院党总支书记。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百层次人选,辽宁省高等学校食品科学与工程教学团队负责人。研究方向为食物资源开发与利用。主讲的硕士生《现代营养学》课程为校级研究生精品课程。作为主持人和主要参加人参与多项国家、省、市级科研项目,发表论文40余篇,参编著作二部(副主编),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辽宁省技术发明一等奖和辽宁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各一项(第二完成人)。
详细地址
  • 详细地址:
    辽宁省大连市甘井子区轻工苑1号
  • 电话:
    %u0030%u0034%u0031%u0031-%u0038%u0036%u0033%u0032%u0033%u0036%u0036%u0031/%u0038%u0036%u0033%u0032%u0033%u0036%u0039%u0033/%u0038%u0036%u0033%u0031%u0038%u0037%u0031%u0033/%u0038%u0036%u0033%u0031%u0038%u0037%u0031%u0039/%u0038%u0036%u0033%u0031%u0038%u0037%u0032%u0039/
  • 邮编:
    116034
相关推荐
云南民族大学师资好不好,云南民族大学师资怎么样 新疆医科大学师资好不好,新疆医科大学师资怎么样 重庆交通大学师资好不好,重庆交通大学师资怎么样 西安美术学院师资好不好,西安美术学院师资怎么样 海南师范大学师资好不好,海南师范大学师资怎么样 重庆大学师资好不好,重庆大学师资怎么样
相关专题
[查看更多]
其他地区 热门标签 常见问题

本文内容和图片部分来自网络公开信息,如有侵犯您的版权或著作权请速与我们联系 (在线客服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或给我们发邮件(1078189145@qq.com)), 我们承诺核实后工作时间1小时内删除;2、本文内容、观点以及数据是根据网站大数据算法得来,仅代表本站观点,我们不保证其绝对真实和数据可靠,仅做参考,勿引用做其他用途, 否则因此产生的一切损失和法律后果本站概不承担。3、本文排序、排版、内容组成、设计的知识产权(版权)为城帮网city12580.com所有;转载、引用本文数据内容、排序结果请注明来源“城帮网”, 且要有来源链接指向本文。全文转发或抓取、抄袭本文内容,我们将提起法律诉讼保障本网站权益。